金融号
  • 金融头条
  • 金融监管
  • 金融智库
  • 财经
  • 银行
  • 中小银行
  • 金融办
  • 曝光台
  • 文化

金融APP

登录 / 注册
退出登录
中国金融网络领袖
CHINA FINANCE NET 中国金融网
  • 首页
  • 焦点 · 分析
  • 央行
  • 金管总局
  • 证监会
  • 大型银行
  • 股份制银行
  • 金融处罚
  • 城商行
  • 农商行
  • 村镇银行
  • 金融科技
  • 金融研究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商业银行乱象为何久治不愈?

来源: 金透财经  2025-07-01 08:01:42

关注金融网
  • 微博
  • QQ
  • 微信
  • 国家金融监管总局.jpg


    金透财经 | 何圳  中国金融网版权图片

    近日,审计署发布的《国务院关于 2024 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再次将商业银行存在的诸多乱象公之于众。从违规掩盖不良资产,到违规放贷揽储,再到房地产融资等领域的漏洞,这些问题并非首次出现,却长期存在,久治不愈,背后原因值得深入剖析。

    利益驱动下的短视行为

    在违规掩盖不良资产方面,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未将符合认定标准的193.8亿元贷款下调为不良,3家地方中小银行通过延长还款期限、调整还款计划等方式掩盖不良318亿元,还原后实际不良率达 2.77%,远高于全国同类银行平均水平。不良资产的暴露,意味着银行资产质量下降,可能引发投资者信心受挫、监管关注加强以及资本补充难度增大等一系列问题。银行管理层为维持表面的资产质量,满足业绩考核指标,获取短期的奖金、晋升等利益,不惜采取违规手段掩盖不良。以一些上市银行为例,不良资产率等指标直接影响股价表现,管理层为稳定股价,维护自身在资本市场的形象与利益,选择掩盖问题,而非积极处置。

    违规放贷揽储同样是利益作祟。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向编造虚假资料的270户企业发放贷款,中国进出口银行以存贷挂钩等违规方式揽储。放贷方面,部分银行员工为完成放贷任务,获取高额绩效奖励,对企业资质审核流于形式,忽视风险。揽储上,银行在激烈竞争下,为获取更多低成本资金,扩大信贷规模以赚取更高利差,不惜违规操作。尤其在当前银行业息差收窄的背景下,这种短视行为愈发凸显。据金融监管总局数据,2025年一季度末,商业银行净息差为 1.73%,较上年同期有所下降,银行盈利压力增大,促使部分银行冒险违规。

    内部风控体系形同虚设

    在房地产融资领域,6家银行自2022年以来违规向 “四证” 不全等房地产项目发放开发贷款共计209.68亿元,7家银行在支持房地产中长期转方式时,未严格落实区分房企整体风险与项目风险的要求。这反映出银行内部风控体系在关键业务环节的失效。从贷前审查来看,对房地产项目合规性审查不严,未能核实 “四证” 情况,对房企风险评估过于依赖整体,忽视单个项目独立性,反映出风险评估模型与流程存在漏洞。贷中审批环节,可能因内部利益关联或部门沟通不畅,导致违规项目通过审批。贷后管理方面,对资金流向监控不力,5家银行对账户资金异常流动监管不到位,致使11家地方融资平台借机向公众集资247.43亿元,凸显银行对资金流向跟踪与风险预警机制的缺失。

    再看不良资产处置环节,银行内部缺乏有效的不良资产监测与预警机制,未能及时识别潜在不良资产,导致问题积累。在处置过程中,相关责任部门与人员职责不清,处置流程繁琐且缺乏灵活性,使得不良资产长期搁置,只能通过违规手段掩盖。一些银行内部审计部门独立性不足,受管理层干预大,对违规行为难以做到有效监督与揭示,无法及时纠正银行经营中的偏差。

    外部监管存在滞后与漏洞

    尽管监管部门不断加强对商业银行的监管力度,但从审计报告反映的问题看,监管仍存在滞后性。以违规放贷揽储为例,监管部门往往在银行违规行为发生一段时间、积累一定规模后才察觉并介入。监管手段相对单一,多依赖现场检查与非现场监管报表,难以实时、全面地监测银行日常经营中的各类业务细节与风险隐患。对于一些新型违规手段,如利用复杂金融产品嵌套掩盖不良资产,或借助互联网平台进行变相高息揽储,监管部门缺乏前瞻性的监管规则与技术手段来及时识别与制止。

    在监管协调方面,存在一定漏洞。金融市场中,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机构业务逐渐交叉融合,商业银行乱象往往涉及多个领域与监管部门。在对金融资产管理公司(AMC)与银行协同处置不良资产的监管中,有时会出现银保监部门与相关资产管理行业监管部门之间协调不畅的情况,导致 AMC帮助金融机构虚假出表、掩盖不良资产的现象时有发生。不同地区监管部门对同一违规行为的处罚标准与力度存在差异,也使得部分银行存在侥幸心理,跨区域寻求监管套利空间。

    商业银行乱象久治不愈,严重威胁金融市场稳定与实体经济发展。要根治这些问题,需从银行内部完善公司治理、强化风控体系,外部监管部门加强监管创新、提升监管协同性等多方面入手,形成长效治理机制,促使商业银行回归稳健合规经营的轨道。


    更多精彩内容,点击下载 中国金融网APP 查看

    相关新闻
    • 银行保险违法违规乱象为何屡禁不止

      2024年05月23日16时51分
    • 恶意催收等金融消费乱象为何屡禁不止?

      2025年02月10日05时54分
    • 银行保险违法违规乱象为何屡禁不止

      2024年05月23日16时14分
    • 金融眼每日焦点:商业银行法将全面修订/国开行化解不良惊人

      2020年10月19日16时47分
    • 金融监管总局发布商业银行市场风险管理新规

      2025年06月21日09时57分
    • 绵阳市商业银行2024年年报出炉:总资产超2500亿、业绩两位数增长、拨备大幅增厚

      2025年05月06日10时58分
    友情链接
    • 银行网
    • 中国金融网
    • 金融号
    • 微摄
    • 国家摄影
    • 简介
    • 投稿启示
    • 隐私保护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品牌联盟
    • 编辑部:zjw@financeun.com
    • 媒体合作:774353721@qq.com
    • 机构合作部:1760607283@qq.com

    京ICP备07028173号 -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075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00983

    Copyright © 2002-2024 financeu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中金网投(北京)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资产控股:亚洲金控投资有限公司

    ----------------------- 底部结束 ----------------------------->